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崇川: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来源: 南通生态环境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0-08 字体:[ ]

在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与黄金海岸南黄海的交汇之处,坐落着一座熠熠生辉的明星城市——南通。

福地崇川、沃野万顷

作为南通市党政机关驻地、南通市生产要素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居环境最佳的主城区,自古就有“崇川福地”的美誉。这里是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之一,拥有长江岸线22.5公里,沿江“五山”地区具有典型的南北植物过渡带特征,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有江海平原上唯一的都市“野生生物基因库”,她不仅是属于南通或中国东部江海平原的,更是全人类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濠河5A级景区、通吕运河绿廊环绕主城,万顷良田“城市绿肺”生机勃勃,全区绿化率达45%,基本实现“出门见绿、移步见景”。

城市双修、路径探索

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崇川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双修”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城市修补,五年来投入5亿元组织老旧小区改造,中远小区、易家桥新村等老旧小区完成美丽嬗变;党建引领推进任港路新村破旧片区更新,“四位一体”治理格局等创新做法全省会议交流,成为人民网、新华网等热门网站头条。

崇川区探索形成“都市型”两山基地,在保存现有建筑、道路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融合“公园城市”和“生态留白”的建设理念,打造环濠河绿色生态经济圈和“两河两岸”第二生态圈景观带双重都市生态圈,形成了都市绿色生态圈激发经济活力的鲜活样本。区内河道、街角、破旧片区等城市空间,一个个华丽蜕变……

原先的营船港河两岸分布着众多小印染、钢丝绳企业,43公里的河道清淤、15万方的淤泥堆场进行土壤修复后,这里蝶变成南通创新区内绿化覆盖率最高的环保公园和永久绿地,也彰显了南通创新区以绿色GDP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沿河打造的176公顷的紫琅公园和16公里的生态步道吸引了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陆续进驻,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建筑、现代纺织等189家企业。河畔两岸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原先不足20%增加到45%以上。

市北科技城是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和南通市政府共同打造在崇川区落户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项目,项目紧紧围绕“一核三驱”产业布局,通过高点定位规划、盘活土地资源、纾解腾退近300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现发展成为辐射力强的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年产值超200亿元,成为产业升级、生态转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五山滨江地区一度是港口、企业、居民交错相生的“遗忘的角落”,2016年以来,南通市和崇川区两级政府将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投入120亿元,整体搬迁狼山集装箱码头,全面取缔硫磺等散货码头,整治渔船杂船1236条,203家“散乱污”企业全面关停或整体拆迁,沿江5.5公里岸线彻底恢复绿水青山,形成林地、自然保留地、湿地、水体等有机整合的生态系统。

一个又一个的重点片区,依托良好生态环境释放城市价值和绿色效益。濠河边的南大街片区丁古角商业步行街成为全省首批高品位试点街区,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速推进,任港湾五龙汇片区“生态花岛”等成为网红打卡点,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唐闸)拓展项目、通吕运河绿廊特色风貌区项目……无不彰显了生态资源正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环境优势正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

这就是崇川,这里先后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以“生态+”多业态融合的“两山”转化路径,带动就业人口的高层次人才的增加,数据显示崇川区常住人口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23万。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院士团队5个,入选省双创人才37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9.94件。

生态治理、驰而不息

在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显著提高的同时,崇川区生态环境质量也在不断优化。

为了人民群众能呼吸优质空气。崇川通过重抓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接力开展VOCs整治、654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去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5%,达到二级优水平,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9.3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南通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水是崇川最清澈的眼神。为了碧波荡漾,“十三五”期间,崇川区投入资金10亿元,组织开展136条(段)河道整治工程。以高质量推进排水管网建设养护为重点,扎实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 “333专项行动”,弥补10个管网空白区,打通44条断头河,100多处坝头坝梗销声匿迹,如今,随意坐在河边,都能吸引您倚窗而席,品几口香茗,体味鱼戏莲叶的盛世悠闲。

土壤是健康之本。崇川在农业领域充分挖掘绿水青山中的“生态产业附加值”,年均产值2亿元的万亩农田转换为具有经济动力的国家级农旅目的地,都市农业公园实现了农业文化继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聚焦农村环境全域提升,拆除养殖场(户)189户,全面完成畜禽污染源整治,率先创成了城市畜禽禁养区。工业领域深化土壤污染防治,落实危废全周期、全流程管理,在全市率先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试点地块采样调查,重点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

美丽崇川、幸福人居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环境质量改善,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中央有期望、人民有期盼。崇川有基础、有责任、有担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全区上下的共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0年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482.6亿元,全省32个城区总量第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5亿元。以占以全市1/40的土地,创造了近1/6的经济总量、1/5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均处全市首位。在崇川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提出:“提升首位度、全省争进位”,并明确要求“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和深化,受益者是人民,参与者也离不开人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崇川区仍将拓展和践行“两山”理念的有效路径,顺势而为,再接再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社区、企业、机关、学校、乡村,“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如同一股春风沁人心脾,“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众多市民追求的时尚,一幕幕重在参与、贵在行动的华彩乐章响彻崇川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