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人工礁体投放暨蓝绿同行助力生态修复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3-04 字体:[ ]

2月28日,由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处主办,海门生态环境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蛎岈山牡蛎礁修复试验人工礁体投放活动?于海门港新区东灶港通用码头顺利开展。此次活动以“生态修复+劳务代偿+联合执法”为核心,为海洋生态保护注入新动能,开启多方协作的治理新篇章。

科技赋能:人工礁体精准投放

此次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设计的8个牡蛎礁修复试验礁体被投放入大海中,通过探索建设海洋“生态公寓”,保护近海生物多样性、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牡蛎礁修复试验礁体是一种通过后期设计和投放的生态工程结构,可以通过模拟天然牡蛎礁的功能,修复退化海岸带生态系统蛎岈山海洋公园牡蛎礁修复试验项目的实施,是对牡蛎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提高蛎岈山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为更多的海洋底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栖息和繁衍场所,助力海洋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

劳务代偿:企业共担修复责任

“参与此次活动,我们第一次深入了解了蛎岈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人工礁体制作及投放意义。”来自包场镇的2家环境违法企业通过“劳务代偿”形式参与人工礁体运输与投放?,以生态修复行动抵偿环境损害责任,让“生态破坏者”变“生态保护者”。既强化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又为牡蛎礁修复提供了人力与技术支撑,实现“惩罚”与“修复”的双重目标。企业通过亲身参与到人工礁体投放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为自己曾经的行为做出积极弥补。在活动现场,大家齐心协力,将人工礁体搬运、投放至指定海域,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海洋生态的关切与守护。

海警行动:执法护航生态安全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及后续生态安全,活动结束后,海门生态环境局联合海警部门开展?专项执法巡查?,重点打击非法捕捞、违规排污等破坏海洋生态行为,并建立?“人工礁体保护责任区”长效监管机制,通过海陆协同执法,筑牢蛎岈山生态安全防线,展示了海陆联动、守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决心与能力。

多年来,海门生态环境局始终致力于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加强对入海排污口的监管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劳务代偿”引导企业参与、海警执法震慑违法行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意识,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履责、社会协同?的海洋生态治理体系。可以欣喜地看到,蛎岈山海域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近岸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100%?,渔业资源量显著回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等珍稀物种重现,印证了“以修复促保护”的实践价值。

“牡蛎虽小,却托起海洋生态之重”。海门生态环境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守护蛎岈山牡蛎礁这一独特的海洋生物基因库,为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美丽海湾贡献海门力量!

供 稿:朱春红(海门局)

审 核:施 波 李 婷

发 布:施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