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近期大气污染过程,5月13日下午,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炜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督导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督导组来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片区,一辆走航车宛如敏锐的“嗅探者”在园区道路穿梭,迅速捕捉环境中各类大气污染物的蛛丝马迹,通过车载的质谱监测系统,精准分析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实时描绘污染地图。
如何做到快速定位、精准溯源?伴随屏幕上监测浓度的跳动变化,走航车在通旺路周边识别到一处高值点位,“从车内监测屏幕可以看到,一共有绿、黄、橙、红四种颜色标识,分别代表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工作人员根据现场风速、风向、特征污染因子等关键信息,结合周边企业生产特性,可以精准锁定疑似污染排放源头企业。”大气环境处处长郭炜介绍。
程炜指出:大气污染过程应对期间,必须摒弃“人海战术全覆盖检查”等传统模式,以科技赋能推动大气监管方式变革,实现“减少企业干扰”与“提升管控效能”双向目标,不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随后,督导组来到环境教育馆国控站点,实地查看环境教育馆站点周边微环境治理情况,详细了解今年环境教育馆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原因。督导组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对周边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逐一“把脉问诊”,研究破解对策,现场开出整改“药方”。
程炜要求:针对盛和项目施工工地裸土未完全覆盖、洒水降尘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要强化应用大气网格化微站、“扬尘治理一张网”监管平台,发现颗粒物异常高值,及时通过无人机飞航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查,确保各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切实提高扬尘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
程炜要求:针对超级站VOCs近期浓度异常偏高问题,要利用便携式GC-MS移动监测、走航等多手段精准溯源超级站VOCs浓度偏高原因,进一步加强周边施工工地涉VOCs排放作业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
程炜强调:要锚定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加快从传统的监管模式向科学化、智能化监管迈进,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预测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大气污染溯源质效,确保问题闭环处理,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
供 稿:大气处
审 核:郭 炜 李 婷
发 布:施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