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二局收到一面印有“情系百姓 热心纾困”的锦旗。送锦旗的群众感慨:“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噪声问题,还不影响洗车行正常经营,我们真心满意!”
群众生活受干扰 寻,洗车噪声哪里来? 2025年4月7日,通州区12345热线接到群众投诉,反映金沙街道某洗车行洗车噪声扰民。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当日赶赴现场检查。经查,该洗车行位于居民楼一楼,2台高压水泵作业时因与居民楼建筑结构直接接触,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及噪声。
无可奈何体量小思,洗车噪声怎么破?
洗车行负责人坦言:“多次整改但效果不佳,虽清楚洗车生产作业会对周边产生一定影响,但因自身体量较小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整改变动。” 执法人员发现,该洗车行规模小,整改能力有限,帮助企业整改同时也需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全面梳理洗车行生产流程,最终锁定噪声根源:高压水泵安装位置不当导致结构传声。执法二局提出“既要解决噪声问题,也要保障小微企业生存”的原则,明确“最小干预、精准降噪”的整改方向。
协同驱动真靠谱喜,双方矛盾尽消融!
针对该信访举报的具体情况,执法人员采取“矛盾化解+问题导向”处置模式:一是正式约谈该洗车行负责人,告知噪声污染的危害以及可能对周边群众的影响;二是通过全面梳理洗车行生产流程,彻底查清问题根源——2 台高压水泵产生较大噪声和震动,原因在于其安装位置与居民楼建筑结构直接接触;三是协助、指导该洗车行调整设备安装方式,在高压水泵与墙体间加装了轮胎用于减震,最大化减少噪声、震动产生,同时确保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四是建设沟通桥梁,讲法、讲理、讲情,让举报人与被举报单位双方关注焦点瞄准于问题如何解决,消弭已有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冲突。经过执法人员持续的指导帮扶,该洗车行快速积极地完成了相关整改。通过后续回访,周边居民对执法人员处置效率和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一面锦旗,一份启示录
本案创新实践“矛盾化解+问题导向”环境信访调处新模式,将解决环境问题和化解群众矛盾作为工作根本目标:首先锚定“问题快速处置与企业正常经营”,将其作为信访举报处置工作的底层逻辑和中心抓手,理清工作思路,高效且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落实;其次全面考虑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不搞“一刀切”,在解决噪声扰民相关问题的同时,确保不影响被举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最后,在群众反映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融普法为沟通,推动居民与商户建设和谐有序的“邻里关系”。这种专业指导和营商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既保障了商户正常经营权益,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噪声扰民问题,实现群众满意度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双赢,为化解“小微服务业环境投诉”难题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供 稿:朱柏霖 施一秋(通州局)
审 核:施卫华 李 婷
发 布: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