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总结

“十大行动”补齐“三大短板”,南通攻坚污染防治这样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4 字体:[ ]

2月22日,《南通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南通市将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大力实施“1031”重点工作(开展10项环境专项治理,补齐环境基础设施3大短板,推进资源循环化利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这份方案明确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所要实现的目标:到2020年,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化解,环境风险得到管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显著提升。

 

开展10项环境专项治理

1.“三行业”及“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抓紧实施“三行业”整治工作方案,用三年时间对化工、钢丝绳、印染企业实施升级、转产、关停、搬迁等措施,推动“三行业”产业转型升级,违法排污现象基本杜绝。至2020年,共计划关停“三行业”企业或拆除污染生产线(工段)320家(条),其中2018年关停或拆除210家(条)。

2.区域水环境专项治理。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以“三河”整治为重点,实施“拆、封、建、转、清、畅、管、绿”八大工程,深入推进河岸共治。

3.黑臭水体专项治理。滚动排查城市黑臭水体,分级分地区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档案,挂图作战,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逐步恢复水体自然风貌。

4.养殖业专项治理。调整优化养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养殖污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种养结合、以地定畜”要求,力争畜禽养殖总量年调减5%左右,至2020年末调减到1000万头以下。同时,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巩固禁养区养殖整治成果,依法做到应关尽关、应拆尽拆。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打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通道。重点开展小型分散养殖整治,将治理规模标准逐步扩大到100头(猪当量),杜绝畜禽粪污直排河道。建设面向小散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专业化收运体系、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集中处理中心。此外,要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鼓励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业化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区)建设,养殖场全部配套尾水处理设施(设备),逐步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专项整治,依法取缔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海水养殖的养殖场(户)。

5.煤炭减控专项治理。大力压减煤炭消耗总量,确保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严控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沿江地区除公用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供热项目。加快推进燃煤机组节能改造,提高电力行业煤炭利用效率。加快淘汰电力落后产能,依法有序关停南通美亚、启东国信各1台热电机组和华能南通电厂2台燃煤发电机组。

加强燃煤锅炉整治。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分类推进燃煤锅炉整治。禁燃区内现有的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当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进行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改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将依法予以淘汰。改造之前须采取措施确保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现有的锅炉设施按照计划逐步淘汰

有序推进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替代。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逐步扩大和全力保障天然气利用。到2020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力争全市天然气利用规模达到15亿立方米。

6.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建立覆盖重点生产建设场所的扬尘在线监控体系,全面加强建筑工地、市政工程、物料堆场、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的扬尘治理。

推行“绿色施工”。完善扬尘控制责任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建筑工程硬质围挡、裸土覆盖、施工路面硬化、道路洒水、车辆冲洗、场地绿化等6个100%抑尘措施。2020年扬尘污染控制区达到在建工程面积超过95%。

加强道路交通及重点地块扬尘污染防治。加大道路运输扬尘控制,增加机扫车辆、雾炮车、洒水车等设备投入,提升道路清洁能力,提升空气质量保障能力。强化监管责任,对收储地块、征拆地块、渣土临时堆存地块落实防尘措施。

强化“三场一站”扬尘治理。强化交通、水利工程及码头扬尘污染防治。大型煤堆、料堆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

7.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VOCs污染减排,2020年排放总量较“十二五”期末下降超过20%。

8.垃圾专项治理。以垃圾分类管理和综合治理为主线,全面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按照“3+5+X”分类模式,巩固市区试点工作成效,扩大分类试点范围。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工程配套建设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引入第三方企业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巩固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落实可腐烂垃圾就近处理和利用措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全面提升垃圾收运管理水平。按需增加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备。加强运输车辆规范化改造,增配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加强装潢垃圾、建筑渣土等各类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加强餐饮行业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管理,逐步实现全量收集。

提高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推动可回收垃圾收运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促进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设汽车拆解等城市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推进电子垃圾专项分流处置。规范处置有害垃圾、电子垃圾和废旧织物。

9.固废及污染场地专项治理。深化固废规范化管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99%,危废处置利用率超过98%;加快土壤污染治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超过90%。

10.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消除旧厕和敞口粪坑为重点,全市每年新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1万座。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与建设。到202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过96%,全市行政村集中居住点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运行正常化。

推进农村河渠塘坝综合整治。开展截污治污、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道保洁,建设生态型河渠塘坝,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建设水美乡村。

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4%。

整治农村违章与破落建筑。依法整治未经批准擅自建设或不按审批内容建设各类房屋等行为。对破落农村房屋和其他建筑物进行普查,建立名录开展综合整治。

大力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南通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管理,形成一批体现南通特色、代表南通水平的特色田园乡村。 

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3大短板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污水处理、危废焚烧和填埋、垃圾处理设施短板。

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区域治污思路优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做到“十个必接管”(机关、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小区、工业集中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宾馆、饭店和浴室),提高设施运行效率。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三河”流域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鼓励实施深度处理,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提高尾水出水水质。强化村庄生活小型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专业化管护、一体化推进,提高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

2.危废处置设施建设。按照“建、补、提”思路加快全市危废焚烧、填埋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抓好危废焚烧填埋、电极箔废酸、钢丝绳废酸污泥、飞灰填埋场等12个建设项目,2018年新增危废焚烧能力达到6.5万吨/年、填埋能力达到5.6万吨/年,有效缓减危废处置压力;建成通州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电极箔、钢丝绳行业危废处置项目。建设如皋市、通州湾示范区2个工业固废综合服务项目,处置利用废矿物油、废乳化液、表面处理废物能力达到14.3万吨/年。鼓励危废处置企业强强联合,组建集危废焚烧、填埋、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危废处置龙头企业。指导现有危废焚烧处置单位加强管理,改进工艺,力争将实际处能提升到设计能力的75~80%,充分提升设施效率。

3.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增启东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到600吨/天,建成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7号库。规划建设市区、海安、如东、海门4座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置能力达到190吨/天。

 

推进资源循环化利用

加强重点行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集聚区的生态化、循环化建设。以能源、建材、海洋工程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纺织印染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循环化改造进程。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循环产业链,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新一轮省级以上开发区、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助推开发园区绿色转型发展。围绕打造新型城市建设功能区,统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集中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健全城市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按照1000亩左右范围,加快编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规划,力推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推进83个循环经济化项目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来源:南通网 记者 陈可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