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工作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处室、直属单位)
2.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环保督察工作。对照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上报整改方案,持续推进问题整改。(综合监督处)
3.推进各地加快实施溯源整治工作方案,建立断面溯源整治重点任务周调度机制,扩大断面溯源整治工作方案覆盖范围。组织实施汛期水质保障措施督查,提前组织汛前检查,落实汛前水质保障工作要求。(水处)
4.根据近岸海域水质预警监测结果,分析研判近岸海域水质变化情况,制定管控措施,开展全市湾滩巡查,实施近岸海域水质保障管控工作。(海洋处)
5.持续开展臭氧污染专项整治,推进清洁原料源头替代,完善更新臭氧污染错峰生产企业名单,组织开展大气应急管控豁免企业申报。推进“无异味园区”创建,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大气处)
6.发布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果,建立优先保护区、风险管控区、重点防控区、治理修复区,实施地下水污染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土壤处)
7.跟踪调度2021年国家长江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扎实推进突出问题整改。(综合业务处)
8.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申报各项准备工作。(自然处)
9.制定《近岸海域“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准入清单》《南通市打造“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标杆区工作方案》《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暂行管理办法》,加强源头管控,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底线。(环评处)
10.持续做好“营商环境提升年”相关工作,跟踪做好省级以上重大项目服务工作。督促各地加快印发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意见,明确纳入年度整治提升、转型升级的企业名单。(环评处)
11.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排查风险源隐患。推进铸造行业铝灰专项整治工作,对铸造行业危险废物铝灰产生单位组织开展“回头看”,严肃查处整改不彻底的问题。制定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方案。(固化处)
12.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修订并印发《南通市应对新冠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方案(2022版)》,做好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监管工作。(固化处、水处、执法局)
13.印发《南通市环境安全专家库及专家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环境安全专家遴选工作。加强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风险排查,组织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安监处)
14.印发《2022年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点》,组织开展大气专项执法行动、挥发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新噪声法提醒式执法。(执法局)
15.持续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五全”建设,对各地工作情况开展督查,加快办理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执法局)
16.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全市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园区、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开展自查和县级检查。组织开展首期市生态环境消防应急联合队集训活动。(执法局)
17.起草我市市控空气站点管理办法,明确空气站点管理职责,保障数据质量。(科监处)
18.按照省厅限值限量管理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园区在线监测监控设备联网工作,已安装在线监控设备与省厅联网,并将实时监测数据统一接入省级平台。(科监处、监控中心)
19.研究制定2022年驻县(市、区)生态环境局、市局处室和直属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人事处)
20.持续做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编制南通市生态环境系统绩效管理办法(暂行)。(财审处)
21.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系统“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试点工作。(机关党委)
22.组织做好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