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居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努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南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今年上半年,PM2.5浓度30.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3.5%,两项指标全省最优;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98.2%,达到考核目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80.2%,高于年度目标16.7个百分点。
一是提升本质治污水平。推进1297个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已完成949个、完工率73.2%。实施臭氧污染“夏病冬治”,完成水泥、铸造行业130家企业综合整治,淘汰国Ⅲ、国Ⅳ标准柴油货车1551辆,深入实施“以克论净”考核,降尘量均值1.5吨/月·平方公里、全省最优。印发《2024年全市汛期水环境监管与水质保障工作方案》,建立重点断面问题清单和工程举措“一图一表”,推进30个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10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科学评估50亩以上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成效,加强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二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对444个陆域、132个近岸海域单元严格管控。实施145家企业、253个清洁生产审核中高费项目,推进重点行业146家企业“一企一策”整治提升。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214.5万千瓦、全省第二,17个项目纳入全省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实施库,38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纳入《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全国最大的LNG能源岛年接卸量突破1000万吨。深化生态岛试验区试点示范,加强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累计记录物种3789种,观测到江豚5000头次,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全省领先。
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市委市政府建立完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创新实行“月督察、季考核、年述职”机制,每月组织“三代表一委员”常态化督察,每季度开展分级考核,考核结果在媒体公开。全省率先制订市级部门污染防治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开展季度评估和年度述职。将生态环境指标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评定单位、班子和干部考核等次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出现重大失误的,一律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开展考核指标监测评估,对指标排名靠后、完成不理想的,进行预扣分或下发提醒函。
四是增强执法监管效能。高标准推动上级生态环保督察、长江警示片等交办问题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510件信访问题全部办结,国家和省警示片披露17个问题均完成整改,海门青龙港河综合治理入选国家长江警示片全省唯一正面典型案例。注重行刑衔接,发挥环保公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融合战队作用,集中优势兵力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执法质效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全省率先开展非现场执法监管实践,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248件,案件占比64%,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南通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美丽南通建设的实施体系。健全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体系,按行业开展绿色发展专项提升行动。加快如东国华、启东林洋等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推进6个国家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16个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加快生物多样性展示馆建设,强化江豚、鸟类长期固定观测,打造沿江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推进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市域全覆盖,积极申报第二批省级“生态岛”试验区试点。
二是深入打好治污攻坚主动仗。继续发挥考核的引领推动作用,以鲜明的考核导向持续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统筹臭氧、PM2.5专项整治,深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生活源治理,深入开展化工园区VOCs专项整治,推动国Ⅳ柴油货车淘汰,确保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开展重点断面精细化溯源排查,推动完成农田退水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463项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省定目标。健全土壤和地下水全链条污染防控体系,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着力化解突出环境问题。深化“公检法环”四部门联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完善案件发现、立案、办理等全过程管理机制,出台《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装备提升方案》,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的配备与应用,建强数据室和数据战队,强化非现场执法监管尖兵培训和实战检验,确保非现场执法案件占案件总数的60%。推进环境信访法治化建设,强化环境信访源头管控,开展重点信访“一案双查”,创新基层调解工作机制,提升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
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