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7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发展建议的提案)
来源: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11-05 11:38 累计次数: 字体:[ ]

张效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推进美丽南通建设,大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汛期水污染应对,落实23个国省考断面溯源整治方案,完成16个农田排灌系统、144家池塘养殖场生态化改造,区域治水面积覆盖3000平方公里。全市共有乡镇污水处理厂58座,已建设污水管网约2631公里总处理规模为35.25万立方米/日。2023年共处理乡镇污水7500万立方米,较2022年提高9.1个百分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运行比例为96.55%,位居全省第四。完成12个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新增城镇、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22.5万吨、4.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76.29%,同比提升7.09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实施方案,新增治理农户7.2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56.5%。

(二)守好出江入海生态屏障。打造沿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标杆区。实施《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严格管控440个陆域、131个近岸海域单元,入选省2023年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南通军山入选全省首批生态岛试验区项目。建设运行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全市观测记录物种3789种,占全省物种记录总数的54.9%,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全省领先。在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打造“江豚湾”,启用江豚水下声呐监测设备,10余头江豚同时现身长江南通段。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市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崇川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县域全覆盖。

2023年,全市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4.5%,实现“十四五”首次全省排名双第一;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100%。根据市统计局《2023年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群众满意度91.3%。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我市城乡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生态环境改善成果仍很脆弱,部分地区存在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部分断面水质波动,距离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亟需强化组织攻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农业面源、生活源污染治理短板,2024年实施30个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104个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18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力争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提升5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5%以上。

(二)强化基础设施运维管护。按照“工程补短板、运行重监管”的工作思路,坚持“建和管两手一起抓”。强化污水处理等设施日常运维管理,严格水质检测、生产运行及设备操作规程等,以制度保障规范运行。推进统一运营,明确由各地水务集团(或专业化运维团队)统一运维管理,实行供排一体化、建管一体化,统一调配人员,统一运维标准,发挥规模化优势,形成集约化管理。

(三)拓宽基础设施资金渠道。加强对各地服务指导,对编排的重点工程项目,符合上级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充分发挥好“环保担”、“环基债”“EOD”等融资工具的作用,进一步争取利率更低、门槛更低、贷期更长的金融产品,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推动推进工程项目尽早建成并发挥项目环境效益。

(四)加大社会公众参与力度。实施有奖举报制度,畅通投诉渠道,鼓励群众反映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环境基础设施技术评估,定期评估运行成效,推动发挥好环境效益。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