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涟水生态环境局赴海安参观调研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03-19 字体:[ ]

近日,涟水生态环境局一行6人赴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参观调研实验室改造和规范化建设相关工作。海安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沈林玲和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交流活动。

会上,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详细介绍了本站的基本监测能力、监测仪器、监测用房和人员配置等基本情况。随后,双方重点围绕监测能力、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履行职责、管理体系和党建工作等规范化建设内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会后,调研组实地参观了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党建活动室、现场采样仪器间、应急监测仪器间、样品室、实验室等。在参观过程中,双方针对实验室改造和实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分析,并互相给予合理的建议。

调研组认为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站房建设和基层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价值。此次调研加深了涟水、海安两地的合作交流,对共同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整体工作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把服务执法监管与污染防治攻坚作为建设方向,不断推进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能力全覆盖,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规范化。2023年6月,被市生态环境局党组评为“先进党支部”;作为全省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进会现场点,并在会上做经验交流。2024年3月,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A级基层规范化监测机构。

加大装备配置。近两年,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投入490万元添置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恒温恒湿精密称量系统、全自动离子色谱、全自动化学需氧量分析仪、全自动痕量清洗系统等80余台套设备。同时不断完善自动监测网络,提升监测监控预警能力。截至2023年,共投入3150万元用于水、气、噪声监测点位的建设与运维,基本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要素全覆盖。

拓宽监测能力。结合生态环境监测新形势需求与海安产业特点,对现有的监测能力进行梳理、整合、拓展,针对海安常安纺织园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完成可吸附卤素、臭气等能力建设。2023年6月,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搬迁+扩项专家现场评审,扩展新项目和新方法26个,目前监测能力达3大类9小类115项目。

筑牢应急防线。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拥有便携式GC-MS、便携式紫外测油仪、无人机等应急监测设备20多台套,检测能力涵盖水污染因子43个、大气污染因子41个、土壤和固废污染因子28个,能满足现有的应急需求。2023年,共完成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监测3次,开展应急演练3次,出具9份应急监测快报,响应速度、处置能力均符合标准。

下一步,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将进一步夯实规范化创建基础,对照规范化建设方案及南通市应急监测能力一体化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继续投入1090万元完成应急监测装备和新型装备的配备,努力将应急监测能力提升至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