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门以“国标”为基础,“民标”为评价,通过构建“国标+民标”有机结合的环保评价体系,推进“无异味园区”创建再提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把脉问诊,专家对症开方
海门灵甸工业集聚区20家企业先后完成自我排查,同时邀请第三方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调查。海门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华军、副局长龚雪松带领多名专家入企进行现场踏勘,通过现场调研和走航监测等方式帮助企业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对症开发,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对策。
科技支撑,加强溯源排查
海门生态环境局、三厂街道、临江新区对重点企业及周边敏感点位加强巡逻,集成视频监控、用电监控、废气特征指纹库和动态排放清单,对异味、VOCs高值问题开展评价和溯源,结合VOCs走航监测结果迅速作出响应,排查问题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近期,海门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嗅辨师、企业家、居民代表、“三代表一委员”会同属地区镇开展“无异味企业”申报单位现场评估,包括日常管理评估评分、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性评分以及现场评估评分。
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取得豁免资格或“无异味企业”创建获认定、命名授牌的企业,在环保行政许可、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中央(省)项目储备、执法正面清单、企业信用评级、绿色信贷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和支持。江苏慧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现已成功入库。
下一步,海门生态环境局将以此次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增加企业绿色生态文化内涵,为“海门蓝”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