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通州:聚焦初信初访 致力源头化解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06-19 字体:[ ]

    “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你们前后几次登门了解情况,今天又特地跑一趟跟我们说这件事情,现在我的问题全都搞清楚了,对这个处理结果也很满意!”日前,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六局(以下简称执法六局)工作人员来到川姜镇双桥村向实名举报人杨某面对面反馈办理结果,最终解开了他的“心结”,为该信访件画上了句号。

    不久前,家住川姜镇双桥村的杨某发现自家屋后沟塘里的水出现发黑的情况,随后沟塘里的鱼和家禽开始陆续死亡。由于杨某家周边有不少企业,他便怀疑是有企业偷排污水至沟塘所致,遂将有关情况反映至生态环境部门,希望生态环境部门能赶紧帮助查找原因,早日助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执法六局在接到该信访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杨某了解情况,随后便会同镇村工作人员赴现场开展核查。经多轮排查,并未发现该区域周边有工业企业向沟塘排放生产废水,但沟塘水体已经明显发黑发臭,如果不是工业企业排污,那会不会是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下河?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我们得抓紧时间,早一天查到问题就能早一天减少老百姓的损失。周边企业情况我们大体了解的,都是家纺企业为主,基本不涉及工业废水问题,但有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不过水量一般较小,短期内应该不会引起沟塘发黑发臭。沟塘沿线有一根老的管网,周边企业和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是排入管网的,管网要是哪里有破损的话……”为避免老百姓的损失进一步扩大,执法六局迅速联合镇村召开研讨会,抽丝剥茧、层层推演,最后将问题锁定在管网上。

    与此同时,执法六局还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沟塘地表水进行了采样检测,准备从水体污染特征因子入手,辅助分析水体污染可能的来源。

    通过对管网的细致排查,执法人员很快发现,某航道工程施工导致双桥村金川大道管网内生活污水外排不畅,进而导致生活污水通过破损管网溢流至杨某住宅北侧沟塘,水质随即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沟塘地表水的检测结果也佐证了沟塘水质与生活污染源高度关联。问题查清后,双桥村立即对管网溢流口进行了封堵,并对杨某住宅北侧沟塘进行了清淤治理,沟塘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群众利益无小事,本次信访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妥善处置,污染的程度就会进一步加重,老百姓的损失也会进一步扩大,那矛盾可能很快就会激化,初访变成重复访、越级访。”执法六局局长张小将在分局信访总结会议上说:“认真对待每一个环境信访件,就是对群众利益的尊重和维护,我们要及时响应、深入调查、妥善处理,让群众看到政府部门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执法六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将信访化解阵地前移,不断强化源头管控。在初信初访受理阶段,按照“即收即办”要求,开展初信初访“敲门行动”,第一时间上门快速核实问题,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有效推动在初信初访阶段就把问题查清查透,避免问题升级。对一次性不能解决的信访问题,采取集中研判、集体会商、部门联动等方式,加强对初信初访的分析研判,并借助“乡贤调节室”、“领导包案督办”等渠道,及时把大量信访矛盾化解在身边、解决在源头。

    供 稿:苏兴海(通州局)

    审 核:施卫华 李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