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崇川:防范辐射安全事故 开展移动探伤执法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3-04-28 字体:[ ]

你知道吗?崇川生态环境局的执法事项中有一项听起来“老惹怕”的,那就是核与辐射安全执法。

探伤作业一般在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6点。主观上,夜间作业极易带来侥幸心理和思想松懈。客观上,探伤现场情况复杂,多数在户外工地作业,目标小、不易发现。所以移动伽马射线探伤作业风险较高,一直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重点。

4月23日夜里10点,天下着小雨,崇川生态环境局到达了吉宝(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在公司会议室内,执法人员一边提问:“放射源有没有办理转移备案手续和异地使用备案手续?请让我们看下放射源出入库记录和使用记录……”,一边打开江苏省辐射安全移动执法系统,记录相关信息。

3月初,苏核管中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移动伽马射线探伤作业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抓好移动伽马射线探伤作业场所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紧绷“安全弦”,始终压实“责任链”。根据要求,同时为保障“五一”节假日期间辐射安全,崇川局开展了此次突击检查。

在了解完基本信息后,执法人员一行人来到了放射源库内。执法人员不仅使用X-γ射线剂量率仪对探伤机和存放探伤机的铅箱表面进行剂量检测,还对探伤机暂存库安全设施和措施,探伤装置铭牌、编号、使用年限,外观完好性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检查。

凌晨11点探伤作业现场,执法人员对探伤工作人员进行详细询问:“你们配备了几台辐射报警仪,报警限值设定的是多少?探伤作业的控制区和监督区是怎么划定的?有没有安排人员进行巡查?”

执法人员认真查看了安全信息公示牌,并对探伤工作人员身份和培训情况进行核实。

检查中发现,在探伤作业完成后,工作人员没有对现场开展剂量检测。针对该项问题,执法人员在做好现场执法笔录的同时,要求企业即查即改。

此次专项行动,对探伤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向企业传达了《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相关要求,帮助企业改进了现场辐射安全管理,提高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向企业传递了严格履行辐射安全主体责任的压力,也达到了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保障高风险源辐射安全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一步崇川局将继续加强对移动伽马射线探伤作业现场的全覆盖常态化检查,连续探伤作业时间小于1个月的,作业期间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超过1个月的,作业期间监督检查不少于每月1次,确保监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