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群众通过“随手拍”小程序反映江安镇一油脂厂从事非食用植物油加工、销售,生产过程中加热混合工序产生异味,周边环境脏乱差。如皋生态环境局接举报后,与如皋市消防大队、安监局开展联合检查,发现该企业属于“两断三清”范围。在实施过程中,将该“异味”信访件列入为民服务项目有序推进,耐心劝导,积极化解业主的债务和违约问题,最终业主同意自行关闭拆除。当地群众的称赞:“环境信访‘随手拍’真成了反映环境问题的绿色通道”。
如何高效优质办理好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美好环境的诉求?今年来,如皋生态环境局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开通“随手拍”,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以“不等环境信访上门,主动上门服务”为抓手,构建“市、镇、村、企业、居民”共治共管模式,积极推进环境信访事项整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如皋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环境信访机制
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如皋市环境监管网格化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坚持制度管信访,规范环境大整治。落实每月《局领导带案下访》《局长大接访》制度,畅通群众环境信访渠道,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环境诉求,开展领导带案下访56次、局长大接访12批次。
上门管控“环境信访”
根据“大数据+信访”定期梳理制定季节性、时间性、行业性信访清单,对环境信访实行分级分类处理,并落实片区负责制和越级信访维稳制。结合气象、水文、温度等环境因素,自动匹配到信访风险源,在举报电话响起之前,先上门进行检查和管控,走访居民了解群众诉求。
排查风险降低隐患
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雨排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企业六类环境治理设施安全评估和风险辨识情况核查。筛选环境风险较大的生产单位,作为重点核查对象,对涉重、涉危企业进行常态化提醒,要求企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将环境安全和生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尽量“无急可应”,确保“有急能应”。
沟通服务帮扶整改
在加强企业环境监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强化执法与宣传、管理与监督并重,对企业负责人和专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和讲解,增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坚持“走基层”,深入了解企业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一些高效便捷的整改建议。坚持采取“渐进治污”方式为企业谋求新的生存之路,杜绝“一罚了之”“拉闸限电”等一刀切模式,靶向施策,惠企纾困。
共治共管压降信访
建立“市级+镇区+乡村+企业+居民”共治共管模式,齐抓共管压降环境信访。对环境信访易发多发的生产单位,与企业专职人员一同组建临时专班,驻点巡查,预防和减少环境投诉案件发生。对于疑难重点环境信访,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及时安排专人对接,有效化解信访矛盾。
今年来,如皋生态环境局压实领导责任,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各级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1%,其中部级、省级和南通市级越级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2.1%、52%和56%。接下来将不断创新化解方式,加快解决群众身边的噪声、异味污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他们真正“信”访,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