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01-22 字体:[ ]

640.jpg

时间:2024年1月19日

地点:南通环境教育馆

发布人:

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行政服务处)处长 周 浩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 郭 炜

主持人: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王朝晖

全文实录:

2.jpg

王朝晖:

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南通市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推进PM2.5和O3浓度“双控双减”,凝心聚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全市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3.6%,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

2024年,站在全新的起点,全局上下豪情满怀、信心满满、干劲更足,持续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促进空气质量不断改善。1月9日,南通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南通市关于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同事,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周浩、大气生态环境处处长郭炜。他们将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我是市生态环境局王朝晖,今天的发布会由我主持。

首先,请郭炜处长介绍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等措施。

3.jpg

郭炜: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2023年,市、县两级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四源齐控”,建立多部门常态化联防联控机制,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果。PM2.5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5天,“南通蓝”频频刷爆朋友圈,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科技赋能降增量,“联”合应对污染天气过程。

2023年11月,大气国控通州监测站站点触发I级红色预警,市生态环境局、攻坚办第一时间奔赴站点周边开展污染源排查,通过现场检查、无人机巡查、雷达扫描等方式,发现周边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不到位、露天焚烧问题突出,立即组织属地人员进行整改,站点数据1个小时内恢复正常。

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的指挥监测网络体系,做到污染源监控和分析研判“一图全览、一网监管、一键调度”,微站、网格发挥“哨兵”作用,属地和部门发挥“监管”作用,执法部门发挥“铁拳”作用,各司其职、精密配合,监管执法效能大大提升。此外,为实现科学研判、精准预测,生态环境局、气象局、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有效利用各类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实施“一日三报”(8时、14时、19时),滚动修订污染物等级和浓度预报结果,提前12小时发布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有效应对污染天气过程。

二、协同推进“防”变量,深挖PM2.5减排潜力。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南通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通车,南通地铁迈入“双线换乘时代”,不少细心市民注意到地铁施工期间,所有的施工区域都盖上了绿色的防尘网,安全通道、警示标语、喷淋系统一应俱全,“灰头土脸”的货车离场前需经过冲洗才可上路。像这样的“样板工地”,市区还有很多,近年来市“654”扬尘办积极组织开展市区扬尘整治专项行动,从工地现场进出口到作业面、从区间道路到物料堆放区域,无一不按照“六个百分之百”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市区工地面貌全面改观。生态环境、城管、住建、市政四部门强化施工、道路、裸地扬尘“三尘共治”,大到成规模的工地、纵横的背街小巷,小到一道施工工序,把可能产生扬尘的重点区域都纳入管理,建立南通市扬尘治理红黑榜,推动扬尘治理常态长效。

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在大气污染结构中占比较为突出,2023年,南通市交通结构不断优化,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工程机械10000余辆,推动“油换电”“油换氢”,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4万辆,同比增长71.63%。餐饮油烟是PM2.5的直接排放源之一,油烟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与环境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加速形成二次颗粒,2023年南通完成1000家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提标改造,实现重点区域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全覆盖。

三、标本兼治“控”存量,深入开展臭氧达标攻坚。

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历来是空气质量防控的“主战场”。2023年,南通积极开展低VOCs含量清洁原料源头替代,强化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实施低效废气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3021项治气工程,累计减排VOCs 2578吨、NOx1537吨。2556家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活性炭“一设施一码”智慧管理,464家铸造行业企业达标排放整治,292台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76个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低效呼吸阀实施高效更换,如东、如皋、启东、海门、市开发区等地推进“无异味园区”创建。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船舶制造企业,在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帮扶下,2023年投资3020万元开展VOCs综合治理,将车间内原先的“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升级为“沸石转轮+RTO”,减少减少VOCs排放107吨/年、废活性炭20吨/年,节约处置成本6万元/年,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补助1450万元。2023年,南通共有17家这样的企业成功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并在全省创新出台清洁原料源头替代、VOCs综合治理阶梯式资金奖补方案,发放首批奖补资金390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治污的主观能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盯大户、查高值、控源头、降扬尘、强执法、促整改、抓联动”为治气攻坚路径,以大气环境改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擦亮“南通蓝”靓丽名片。

王朝晖:

下面请周浩处长解读《南通市关于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4.jpg

周浩: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2021年,南通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南通市关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纺织印染、化工、造纸等八大重点行业提出了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要求。自《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行业,严守新建项目准入门槛,积极推进现有项目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八大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同比下降幅度为12.1%~46.7%,万元工业产值污染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17%~65%,有力地提升了全市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为适应南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局修订了《南通市关于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修订版《指导意见》以推动南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重点行业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为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本轮修订遵循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从解决产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矛盾入手,强化源头管控,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合理制定近、远期目标。二是坚持新建项目各项指标水平对标国际先进,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对标苏南城市。制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具有南通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坚持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培育行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深入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行新型商业模式,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五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产业培育引导作用,调动企业主动性,激发践行绿色发展动力。

修订版《指导意见》对八大行业分别提出新要求,新建项目原则上工艺、装备、能效、清洁生产水平需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项目须进入基础设施完备、符合产业定位的工业园区,同时,本文件对新建项目、现有项目单位产品排水量、污染物排放量、综合能耗分别设定准入、提升目标。其中,新建印染企业必须进入依法合规设立、有印染定位的产业园区,探索区外印染重点监测点认定工作,逐步完成全市印染行业布局调整、搬迁入园工作。装备制造业禁止引进纯电镀项目(为本地产业配套的“绿岛”类项目除外)。电子信息行业,新增铅、汞、铬、镉、砷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落实总量控制要求。沿江地区新建或改扩建造纸项目废水“零排放”。严禁违规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不含光伏玻璃)产能。根据清洁生产标准及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开展水泥、建材和玻璃等行业分级整治。现有化工企业积极推进使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储罐使用低泄漏的呼吸阀、紧急泄压阀,定期开展密封性检测;建立健全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两次清洁生产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电力与热力供应行业,新建、扩建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超超低排放要求,供电煤耗和锅炉热效率应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标杆水平。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和全负荷脱硝改造。

修订版《指导意见》结合南通发展新形势,提出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园区、推行清洁生产、严守准入门槛、鼓励科技创新、构建绿色供应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加快智改数转共十项主要任务。本次将由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南通市重点行业绿色发展领导小组,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落实属地责任,负责具体推进。

在此,我们也充分呼吁各类媒体、公益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树立“亩产论英雄”“单耗比贡献”的绿色发展理念,共同营造绿色发展良好舆论氛围,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主持人:下面,记者朋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谢谢!

南通日报:请问,本次《南通市关于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相比于2021年的《南通市关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哪些重要变化?

周浩:一是细化行业分类,实施精细化管理。在保持八大重点行业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分类原则,将行业大类进一步细分至22个行业小类,并提出细分行业绿色发展目标。二是调整评价指标,提出市场波动因素。将“单位工业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统一调整为“单位产品产量污染物排放量”,结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先进地区行业调研以及我市行业整体水平等,确定该指标。三是提出创新举措,探索印染行业管理新模式。探索区外印染重点监测点认定工作,逐步完成全市印染行业布局调整、搬迁入园工作。四是结合企业评级,引导企业整治提升。采取各县(市、区)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按行业开展绿色发展专项提升行动,并将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相关指标纳入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作为企业评级依据之一,通过ABCD类企业分类管理,引导企业逐步转型升级;市考核办将各地区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五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加部分行业节能降耗的要求,推动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优化。总体而言,本次修订之后的指标体系更加符合南通的发展实际,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深化创优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南通电视台:刚才提到,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清洁原料源头替代资金奖补方案,能介绍下这项政策是怎么实施的吗?在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有什么作用呢?

郭炜:2022年12月1日,市政府办印发《南通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清洁原料源头替代资金奖补方案(试行)》,对主动实施源头治理的企业按照VOCs减排量给予财政资金奖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转变。第一,奖补范围。自2022年1月1日起,南通市内主动实施低(无)VOCs清洁原料替代,且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本次奖补:一是建设项目合法合规,已经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且完成环保竣工验收;二是环评审批、验收时明确使用溶剂型原辅材料,但企业主动实施低(无)VOCs清洁原料替代,且稳定连续使用清洁原料6个月以上(含);三是VOCs减排量至少在1吨以上的;四是未享受过中央、省级及其他财政资金补贴的;五是2020年1月1日至资金发放之日无涉气环境违法记录,无严重失信行为。第二,奖补标准。企业通过实施清洁原料源头替代,每形成1吨VOCs减排量,奖补5万元。第三,奖补申请时间、地点。自截至2024年6月底,相关企业可以到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申请办理。第四,申领流程。由各县(市、区)工信、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进行专业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2023年我市臭氧污染超标天数达42天,占总污染天数的70%,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脆弱。从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看,我市船舶制造、家具、工程机械、汽修等重点行业大量使用涂料、油墨、清洗剂、胶粘剂等原料,产生甲苯、二甲苯等VOCs活性物质,极易导致生成臭氧。目前我市已在船舶、家具、汽修等多个行业开展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工作,可以从源头上减少VOCs生成,与废气末端治理相比能够事半功倍。

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通大通宝富风机有限公司2023年3月完成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削减VOCs排放9.18吨,获得资金补助45.895万元。2023年生态环境局已发放首批奖补资金共计324万元,在此,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主动使用清洁原料、实施清洁生产、提升管理水平,我们将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开展源头治理和资金申报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结束。如果记者朋友对发布内容需要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可以和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处联系,由宣教处统一扎口协调安排。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出席和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