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各县(市、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来源: 南通生态环境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2-29 08:57 累计次数: 字体:[ ]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是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制度。自开展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今年2月份印发《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南通市于全省率先要求县(市、区)2021年底前出台更高标准的操作方案。截止目前,全市各县(市、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均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划定

自2017年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市领导挂帅设立工作专班,系统组织推进。2021年2月,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同期,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南通市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确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全覆盖推进,多方位拓展

在市级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及准入清单的基础上,南通市于全省率先要求县(市、区)2021年底前出台更高标准的操作方案,细化目标、强化考核、夯实门槛,得到生态环境部、省政府领导肯定。同时以“三线一单”为遵循,不断拓展源头治理内涵与外延,在全省率先推动县级以下工业园区(集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提升重点管控单元规范化管理水平。

绘环保蓝图,现沧桑巨变

“三线一单”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通过优先管控,南通市全面推进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作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拆迁“散乱污”等企业203家,退出沿线港口货运功能,修复岸线12公里;五山地区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困扰南通多年的老港区杂乱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2021年南通市通州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崇川区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助力南通再来一次“沧桑巨变”。